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胶州:“发财猪”跑出脱贫“黄金路”

“这两年猪肉市场行情好,价格不错,俺家的收入也跟着上来了,日子比以前强多了。”在胶州市里岔镇的王家乔村,村民王慎廷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原本王慎廷一家三口生活还算宽裕,日子也过得井井有条。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他的妻子因多次摔伤致使身体肢体残疾,不仅失去劳动能力,还欠下了6万余元的债务,同年儿子王明晓考上了大学,但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危险。妻子要治病,孩子要上学,全家只依靠5.4亩的土地维持生活,人均纯收入仅2800元左右,日子过得很艰辛。2014年经过申请识别,王慎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慎廷一边喂食一边观察成猪的生长情况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胶州市实行“一户一策”,精准施策,一系列帮扶政策如阳光一般照进了王慎廷的家。

里岔镇扶贫办第一时间协调民政部门帮助王慎廷家筹集救助金1.5万元;为他的儿子落实了“雨露计划”补助,每年可获得补助3000元;还为王慎廷全家办理了商业医疗保险等多项兜底保险。

与此同时,胶州市扶贫协作办还安排一位帮扶责任人,每月固定对王慎廷家进行走访慰问,及时帮助他家解决生活难题。在多项帮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2016年底,王慎廷一家顺利脱贫,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既要为贫困户“输血”,更要为贫困户“造血”。考虑到里岔镇当地黑猪是胶州的特色名牌,当地镇政府帮扶工作队决定“对症下药”,在征求王慎廷意见后,由镇政府出资帮助王慎廷购买了5头优质黑猪仔,畜牧局帮扶干部手把手教他学习养殖技术和专业知识。

“政府千方百计帮着俺家脱贫,俺一定不能拖后腿,要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过得更好。”王慎廷说,他下定决心,认真研究起了黑猪养殖和配种技术。

经过近4年的养殖,王慎廷熟练掌握了养猪的门道,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从开始1个猪圈发展到现在10个猪圈,现存栏40多头生猪,其中有5头种母猪,年纯收入达到7万余元。

疫情期间,猪圈里生产了20多头小猪仔。“虽然几年发生了疫情,但是并没有影响猪肉的价格和销售。”王慎廷看着这些欢蹦乱跳的小猪仔,笑着说,“现在猪肉价格很可观,今年大约有三四十来头猪要出栏,预计收成会比往年要好。”

王慎廷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好路子,成为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周边邻里都上门找他请教养猪技术,他细心传授技术经验,在十里八乡间形成“传帮学带”式的黑猪养殖热。

如今,他的儿子也顺利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全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感谢党的扶贫政策,通过黑猪、白猪养殖,让俺过上了好日子”。王慎廷对记者说。

通讯员  刘泽秀 张海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