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幼小衔接”转校内如何落地盼“疗效”

幼小衔接是连通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枢纽过程,也是孩子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较大转折。教育部要求,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于是很多家长为了在这个转折期实现“弯道超车”或避免被甩下太远,将目光聚焦于校外幼小衔接培训机构。近几年来岛城幼小衔接培训班一直热度不减,费用也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

这种现状或将发生改变。日前,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全面推进衔接工作,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记者就此采访了青岛的家长、小学校长及幼儿园老师,他们普遍期待政策能早日落地。

>>指导意见

幼小衔接进园校课程 今年试点明年将铺开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将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原则,引导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具体举措包括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

意见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根据意见要求,制订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各地遴选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实验区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要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试点实施,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同时,教育局还发布《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内容细化,涉及幼儿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小学新生每天坚持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家长

期待衔接转入校内 如何落地拭目以待

“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如果明年秋季真能全面推开,那我们孩子正好能赶上。 ”市民栾女士的儿子目前在市南区一所幼儿园上小班,尽管离上小学还有两年时间,但她已经提前从亲友同事处感受到幼小衔接带来的焦虑,“我身边的人几乎都花钱让孩子上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给我的感觉就是不上不行。其实我一直都不理解,既然这是一种‘刚需’,为什么不能把校外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的内容引入幼儿园课程,真正满足家长的需求? ”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幼儿园学生家长,像栾女士这样期待意见早点推行的不在少数。省钱、园内校内的衔接课程会相对更科学正规、减少不必要焦虑等是他们期待意见落地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也有家长对意见中的“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等内容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如果不能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会不会在落实时遇到干脆啥具体知识也不教的情况?我有朋友放着家附近的省示范级公立幼儿园不上,每月多花几千元把孩子送进私立幼儿园,就是因为‘公立园什么都不教’。 ”市民宋先生则对意见具体如何落地实施持拭目以待的态度。

>>小学校长

衔接课程重在落实 需要把握好风向标

作为青岛名校长,青岛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一直关注着家长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就包括幼小衔接。她告诉记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零起点”入学,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老师们普遍反映,入学新生绝非整齐划一的零起点,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校外幼小衔接班等方式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部分一年级的知识,这些学生的抢跑,促使真正零起点的学生不得不想办法赶超。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够真正做到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一旦无法平衡好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间的学习进度,一些矛盾便显现出来,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发布的这一意见,对于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庆丽认为,从意见内容来看,更加尊重幼儿群体的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也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何确保意见落实落细,考验的是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的智慧。幼儿园和学校都需要着眼于孩子未来发展,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来打磨衔接课程,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更要把握好意见的风向标,引导家长不盲从于校外辅导机构,不盲从于不科学的抢跑加码学习,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上,让通过意见吃下的定心丸真正发挥好治疗焦虑的“疗效”。

>>幼儿园老师

衔接不仅限于学知识 希望与小学密切沟通

“根据相关要求,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行‘去小学化’。我们确实发现,好多家长因此专门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机构,希望让孩子早日开始学习相关文化知识,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说起部分家长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班的追捧,青岛安徽路幼儿园珠海路园区教研组长于婷有些无奈。在这些家长看来,所谓的幼小衔接就是认多少字、会做几位数的加减法、能知道多少英语单词,不教文字、不教加减法、不教英语,就等于没有幼小衔接。

于婷解释说,实际上幼小衔接不应被狭隘地理解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它是一个更为宏观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孩子们进入幼儿园的一刻起,幼小衔接就已经开始了。”以安徽路幼儿园为例,孩子们从一入园开始,老师们就非常注重对于孩子的习惯培养,小班、中班的时候,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大班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正式提上日程。读绘本、讲故事、做手工、画图画、参加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他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普遍得到明显提升,老师们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塑造。学习习惯与具体的文化知识相比,显然前者对孩子的一生而言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于婷也表示,意见出台后,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让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密切对接,协同合作,强化衔接意识,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