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即墨区:攻坚突破 实现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岁序更替,日月峥嵘。疫情的阴霾虽未尽散,“15个攻势”“学深圳、赶深圳”“攻山头、创典型”的响亮号角已在墨城大地久久回荡,凝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激越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特殊的时间节点,回首过往,在更高起点上踏板起跳;展望未来,为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汲取前行的力量。新的使命坐标下,即墨将加快推进“15个攻势”“学深圳、赶深圳”,用担当与实干奋力书写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力量。

俯瞰青岛蓝谷。

“8+4”园区建设:各扬所长 全面起势

走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拟投资4亿元打造的莲花山运动公园正在马不停蹄地追赶工期。从“美丽乡村开花、特色农产品结果”的传统打法、到“牵手央企、整体改造”的另辟蹊径,从向绿水青山要产业发展、到资源集聚进行园区升级,这片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试验田”,以三产联动、组团发展的新路子,成为衔接青岛蓝谷、汽车产业新城、经济开发区三大经济发展强力引擎的“减震带”。

一隅观全局。即墨区推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正在释放一个重要讯号——优势产业集聚,组团带动特色园区建设。

“以平台思维为引领,即墨将聚力攻坚突破‘8+4’重点功能区建设,打造承载产业、落户项目、提供税源、带动就业的‘四梁八柱’,推动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即墨区区委书记张军说。

工人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装生产线上忙碌。梁孝鹏 摄

跟随青岛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实步伐,即墨进入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8+4”重点功能区,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多个优势现代产业分别在各自领域里描绘上自己的专属色彩——

青岛蓝谷打造全国经略海洋高地和旗帜,鳌山湾未来城打造全国海洋经济融合发展先导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即墨城市发展新中心,汽车产业新城打造全国汽车产业重要生产研发基地,即墨古城及周边区域打造青岛传统文化承载地,国际商贸城打造青岛新型商贸聚集区及新型居住地,国际陆港及蓝村区域打造青岛高水平开放门户,西北部大沽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

除此之外,在原有8大重点功能区的基础上,即墨还新规划了4个新兴功能区。其中,蓝谷高新区通航小镇打造国家新兴通航产业基地,龙泉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第一样板,城南环湖锦绣新城打造即墨面向青岛的城市新名片,大信和通济新区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打造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机构聚集区、产教融合先行区、创新发展试验区。

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理念激荡起砥砺前行的澎湃动力,即墨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渐渐明朗起来。“8+4”重点功能区各扬所长、全面起势,正站在厚积薄发、快速崛起的风口乘势而上,迎风起航。

“酷特智能”个性化定制生产线。冯刚 摄

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造”加速

5月13日,青岛正大食品企业(青岛)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人工智能在一条条无缝衔接的生产线上大显身手:和面、调馅、蒸制到冷却、包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20米长的生产线,一小时可生产蒸饺20万个。

青岛正大的智能生产线是即墨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之一。“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大大激发全社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热情,发展工业互联网正当其时。”张军说。

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中小企业示范区,疫情期间,即墨区政企携手,加快工业互联网布局和改造,聚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目前,全区已有1200余家企业纳入工业互联网改造项目库,225家企业完成初期改造,到今年年底,改造企业总数有望突破300家。

即发集团智能信息平台RFID车间产品检验终端。梁孝鹏 摄

拥抱互联网,即墨区的模式是以区域为整体发力。2016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办公室,聘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院士为总顾问,领衔16名国家层面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编制工业互联网专项发展规划,设立专项政策、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基金。建立甲骨文、腾讯、思爱普、洪泰智造等150家服务商参与的服务商联盟。与工信部及其所属机构合作,在即墨建设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平台、国家级工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政策与资金加持,工业互联网改造在即墨企业中蔚然成风。围绕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产业集群,已形成即发织染缝一体柔性化制造模式、森麒麟轮胎基于精益制造的智慧工厂模式、正大食品安全可追溯的供应链深加工模式、云路新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模式、酷特智能数字驱动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等9种智能制造模式成果。

随着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即墨躬身入局,挺膺担当。 “我们将加强5G基站、企业上云、数据安全、数据库建设等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由优质互联网服务商、高层次专家学者构成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保障队伍,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接地气的服务。”张军说,同时还要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改造成功方案,打造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优秀典范,将即墨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网红直播基地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双招双引”:“云”上签约 动能澎湃

2月,即墨区重点项目网上签约仪式上,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现代海洋等多个高新产业的22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落地;

省委、省政府举行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视频集中签约仪式上,即墨区北客站前广场综合体、国际高性能体外诊断试剂盒研发推广、即发山九现代物流等3个项目为全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外商投资新高地贡献“即墨力量”;

4月底,8个项目落户即墨国际商贸城,助推地方纺织服装产业和市场商贸业加快转型;

……

疫情隔不开友情,距离阻断不了合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特殊时期,即墨区牢牢把握“双招双引”这条主线,按照特殊时期、特殊应对的原则,坚持疫情防控和产业招商两手抓,不断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已签约项目100余个,涉及总投资1200余亿元。

“疫情发生后,我们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通过微信、电话、视频、邮箱等多种方式与项目方进行充分协商,有力促进了一批意向项目正式签约。”即墨区商务局局长衣志杰介绍说,

同时,针对疫情带来的“不见面、少接触”等情况,即墨区坚持为项目方提供高质量营商服务,解难题、办实事。对前期有意向的项目,通过微信、电话、邮件、视频等形式主动加强与项目方的跟踪联系,提供相关信息,推动持续取得进展;对已签约项目,则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做好项目方与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助企业利用各级政务APP及微信公众号开展项目网上审批。

高涨的招商热情,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即墨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近年来,即墨落地了一汽集团、中车集团、中旅集团、中化集团等23家央企投资项目,阿里巴巴、三菱重工、泰国正大、普华永道等46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华发集团、华翔集团等3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项目。

“下一步,即墨将大力推行线上招商、网上签约、网上办理手续,加快促进‘双招双引’攻坚突破。”衣志杰说。

即墨的工业产品通过即黄班列运往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出口海外市场。梁孝鹏 摄

项目推进:服务“加码” 建设“提速”

省重点外资项目瑞利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4亿美元,其将用全球首创技术造顶尖新药,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7亿元。

菜鸟网络科技物流仓储项目加紧施工,这个总投资超2.85亿美元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枢纽节点和菜鸟物流一站式解决平台,一期达产预计每年电商交易额可达80亿元;

……

初夏即墨,随处可见轰鸣的挖掘机、穿梭的车辆、忙碌的工人、火热的建设。“今年以来,签约落户即墨的项目,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不亚于去年同期。”张军说。

两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即墨的蓬勃发展势头:

2020年共有重点项目12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9.4亿元;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9个,到账合计3.57亿美元,总量居青岛十区市首位,同比增长197.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5.8%,实现利用外资“开门红”。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敢闯敢拼的即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服务,与企业携手同行、共谋发展。即墨区发改局大项目办负责人介绍,即墨区重点项目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秒批秒办、远程踏勘等措施,实现涉企审批事项100%网上可办,并在青岛市率先启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各级帮办代办服务队伍作用,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针对重大项目,指定专人帮办代办,对办事项建表立档,跟踪办理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即墨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即墨支行四部门联合开展“春风行动”,通过设立“春风热线”、金融机构走访企业等措施,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自然资源局加快项目建设基本条件落实,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即墨区各部门单位又在严格落实“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项目特点,做活“自选动作”。潮海街道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从“面对面”交流改为“屏对屏”沟通,从“叩门招商”变“云端互动”,借助“云视讯+直播”、微信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网上谈”,确保招商引资工作不间断、项目落地不停顿。大信镇为确保土地及时交付,成立征迁工作专班,“一企一策”解决遗留问题,通过土地置换、资金补偿等办法,仅用3个月,6家企业就腾出了所有项目用地。

龙泉街道汪河水南村美丽乡村一角。李倩 摄

乡村振兴:串珠连片 乐章铿锵

初夏时节,青岛市国际种都核心区,一颗颗精心培育的乡村振兴之“种”正蓬勃生长。产业园目前设施农业1.3万亩,引入瑞克斯旺、青岛硕丰源等11个优质种业项目,种业类型和种业链条日趋丰富。

一粒种子孕育一片产业。近年来,即墨区聚力乡村振兴攻坚突破,出台《青岛市即墨区“乡村振兴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关于进一步明确即墨区乡村振兴战略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组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构和队伍,将种业、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高附加值领域作为“双招双引”重点方向,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全区已累计引进现代农业项目15个,在谈项目12个。

即墨区突出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向优势区域布局,打造“新六产”特色载体和发展平台,规模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整体升级。其中,东部依托山、泉、海、滩等全要素美丽发展带,打造果茶薯芋、水产养殖、农业旅游等产业;西部依托大沽河滨水生态景观长廊和富美乡村集聚带,打造蔬菜种植、现代种业等产业;南部围绕农产品加工、物流,打造加工、物流产业;北部依托现有畜牧养殖基地和园艺农业种植基地,打造现代牧业、中药材花卉、粮油等产业。2019年,全区种植薯芋面积达4万亩,金口芹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新发展中药材、花卉面积超过1万亩。在大信镇、蓝村镇等西部区域打造高端食用菌产业集群,生产出口菌棒500万棒,实现产值2亿元。

以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融合发展为基础,即墨正串珠连片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建了莲花山片区、向阳片区、花香药谷片区等8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覆盖今年创建的2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村一景,发展特色产业,串点成片,形成规模效应。目前,2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均已开工建设,10个村庄已完工,预计10月建成完工;在沿海、滨海、临近主干线及镇驻地村庄中新选取20个村庄作为区级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目前有12个村庄已完成规划编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