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首页评论丨引进没有未来

商周刊记者 宋鑫陶

近日,中芯国际要回归A股的新闻,是资本市场和芯片界的一大热点话题。讨论的焦点,不仅仅是中芯国际要募资200亿元,成为科创板新的“募资王”,也不是其用4天便交出了问询答卷,创造了科创板审核问询最快回复纪录,而是它的回归,被认为将加速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我国芯片产业的起步并不晚,但6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我们始终是一个追赶者,甚至差距不断被拉大。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竟然只是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直到现在,排在我国进口商品额第一位的不是石油,而是芯片。

自2015年以来,我国芯片的进口规模就连年超过2000亿美元。2019年,我国进口芯片总额为3040亿美元,全球集成电路的市场规模也不过是5000亿美元,我国占了三分之二。芯片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代价不可谓不大。

“技术进步是颠覆式的,每落下一步,很快就会被甩下一大截。”芯片产业尤其如此。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这意味着芯片技术的迭代非常之快,技术和产品要在不断的淘汰中,持续更新,才能保持产品和行业的竞争力。所以,一批新的芯片生产出来,刚推向市场,也许就已经开始落后了。

此外,芯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投入大、风险大、研发周期长、回报周期长,并不受民间风投资本的青睐。有的高科技产业,投入几百亿元,可能会很快见成效,但芯片产业投入几百亿元,可能泛不起任何涟漪。

2019年,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巨头英特尔的研发支出高达134亿美元。据悉,中芯国际的200亿元募资,也会有六成投入到研发中。

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一直被视作全球高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看来,“如果说开创工业时代的驱动力来自蒸汽机,开创电气时代的驱动力是电力,那么开创信息时代的驱动力就是芯片。”

“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早在上世纪末,我国科技界人士就痛心“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芯”是芯片,“魂”是操作系统。近年来,国家对芯片产业更加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出台政策扶持,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

尽管我们走过“造不如买”的弯路,认识到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来改变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现状,试图翻越这座高科技行业的“珠穆朗玛”,但依然困难重重。

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中分一杯羹的难度有多大?有人这样形容,“芯片产业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如何在火车急驰中一跃而起攀入车厢,时间、角度、速度都至关重要。”

核心技术,意味着竞争力,也意味着话语权。对任何行业而言,自主创新永远是最好的出路,引进没有未来。

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业,但也应从中看到这些年我国芯片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目前,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后期封装,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的竞争实力。

芯片设计领域,华为和紫光展锐已是全球前六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芯片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已经实现14nm工艺的投产,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位居第二阵营;存储芯片领域,长江存储自主研发的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已实现量产,如果128层3D NAND的存储器目标实现,将步入世界一流厂商行列;芯片封测领域,作为国内著名的集成电路封装生产基地,长电科技已是全球第三大封测企业;硅片生产领域,硅片需要的硅晶圆之前一直依赖进口,现在上海新昇在300mm硅晶圆上的产能,已可以排进全球前十。

芯片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石,也被认为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兴、华为事件,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上的落后带来的被动挨打,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处处受制于人。

攀高峰不易,但作为国家长远发展重要战略的“芯片国产化”,至少再一次照亮了前路。

核心技术,意味着竞争力,也意味着话语权。对任何行业而言,

自主创新永远是最好的出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