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首页观察丨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仍然在路上

商周刊  记者 尹文丽

上个月,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发布。这个榜单自诞生之日起关注者众多,而话题性却越来越淡。因为就县域经济而言,江苏省常年霸占榜单首位,渐次而下是浙江、山东,每年排位变化不大。但是今年,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因为年初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山东省的2019年GDP数字核减了近万亿元,下调幅度达到了10%以上,不少以往上榜的县市受此影响较大,莱西、高密、桓台掉出百强,省内第一强龙口让位胶州,仅排29位,下滑明显。去年还能进入百强前十的山东省,今年最好排名却是第24名的胶州。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百强榜单的变化史,也暗合了区域经济的变迁史。在高质量发展愈发重要的今天,县域经济作为一地经济发展模式的缩影,值得被探讨。强者恒强,这个规律会被打破吗?

江苏傲视群雄,山东下滑明显

虽然受年初经济普查和疫情的叠加影响,榜单变化较大,但江苏的表现一如既往。根据榜单所示,江苏上榜数量最多,且排名靠前。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包揽前三名,晋江、常熟、慈溪、宜兴、长沙、义乌、太仓分列第4至10名,前10名中江苏占6个。百强榜中,江苏全省共有25个县(市)上榜,占比达到了四分之一。

紧随其后的浙江,上榜18个,其中义乌市前进两名,挤进竞争激烈的前10名。山东上榜15个,去年排第10名的龙口市掉出前10,且跌到29名,山东省今年排名最好的是胶州,24名。

由此观察,与去年相比,山东省县域经济排名有几个显著的变化:其一,首强易位。去年龙口市位居全国百强第10名,今年胶州超越龙口排位省内第一;其二,山东掉出前10名,且下滑明显,说明其他省份增速较快而山东落后了;其三,从总数量上看,山东的入榜县市为15个,比去年少了3个,分别是去年排78位的莱西市、排79位的桓台县和排86位的高密市;最后,前50名中,即竞争力较强的区间内,山东省上榜县市仅为4个。绝大部分上榜县市排在后30名内,榜单最后一位是山东的青州市,GDP为549.30亿元,与第一名昆山的4045.06亿元相比,仅为其13.5%。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榜单内的县市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今年的百强榜中,GDP过千亿元的县(市)为34个,GDP过两千亿元的县(市)为5个,山东省过千亿元的县(市)只有两个。

原因不难理解,在2020年初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山东省整体GDP下调了9821亿元,核减数额较大,身处其中的各个县市受到波及,也下调了较多数据,除以往的省内强县(市)如莱西、高密等,多个之前上榜的县(市)常客也被淘汰出局。此外,江浙的县域经济有雄厚的基础,特色产业突出,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相比较来说,山东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转型压力较大,后续发展乏力。

从整体看,县域经济继续呈现南方强于北方,东部强于西部的现象。东三省中,黑龙江、吉林两省无一上榜,中部省份中,河南、湖北、湖南表现不错,这一定程度上与近几年各区域的经济表现相契合。

百强区硝烟弥漫,山东逐鹿中原

那么,县域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经济就越发达吗?似乎也不尽然。

梳理这份“全国百强县”榜单可以发现,广东省仅仅上榜三个县(市),分别是排在81位的普宁、82位的惠东和94位的博罗。然而,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产业结构,广东都无法与“落后”挂钩。

如果以去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暨全国百强县(区)报告比照来看,就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在这份榜单上,广东省的百强县(区)占比全国第一,达到了21个。榜单前三名分别是龙岗区、黄埔区、顺德区,都在广东。在百强县(区)中,江苏占16席,仅次于广东,之后是重庆、浙江和上海,分别为10个、7个和7个,山东上榜数仅为6个,在全国排名第七,似乎与经济大省的身份并不相配。

广东省县域经济不发达,与当地较高的城镇化率有关。根据资料显示,去年广东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70%,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一,远高于60.6%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城市群珠三角区域,几个主要城市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的城镇化率基本都在90%左右,深圳更是达到了99.74%,很多县(市)被划为市辖区。一般来说,市辖区经济质量比县和县级市更高,才造成了广东县域经济不发达的假象。

山东也有相似的情况。最近几年,青岛即墨、威海文登、济南章丘等地撤市改区,不再上榜县域经济榜单,证明山东在最近几年中城镇化率在逐步提高,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山东仍旧是县域经济第三强省,但是与广东、江苏等省相比,山东的城镇化率只有60%左右,百强县竞争力也在下滑,有些地方撤市改区后,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山东强县少、弱县多的现实更为凸显,县域经济结构呈金字塔式分布,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都不高。这些都说明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非常迫切,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很重。

高质量发展,特色、创新是关键

本次榜单评选有四个主要的标准,包括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和绿色发展,与以往相比,更注重县(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量在全国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百强县创造了全国GDP的百分之十,而土地仅占全国的2%。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靠的不仅是大城市拉动,更有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持。在经济发展面临深刻变化的今天,为了加快转型升级,就必须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激发潜能,令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地。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今天的中国,主要的经济权力不在村,不在镇,不在市,不在省,而是在县的手上。“‘县际竞争’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性制度原因,也是中国改革最成功之处。”

县域竞争的结果是,强者恒强,各地发展极为不均衡。过去16年来,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有34个县(市)连续位列百强,江苏昆山、江阴、张家港等持续霸榜,且排名一直靠前。从山东省内看,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一直在青岛、烟台、济南,即便是近几年某些地方增速较快,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仍然是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占比达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一些发达省份和城市,这说明百强县的产业结构在优化。

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仍为劳动、资本密集型。在中国的县域经济已经处在工业化后期的时期,转型的方向应该是加强第二产业的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引导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提高产业附加值。

对于山东而言,要正视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与江浙相比,山东的体制机制比较僵化,导致了发展动力不足;即便位列百强县的县(市),特色产业也不够强;干事创业氛围不够,创新创业环境的形成还需要一定时间。也正因如此,各县(市)应该下大力气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吸引人才,支持创新创业,以更为开放、主动的姿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