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角力“资质”到逐浪“资本”,青岛建筑企业拓宽生态圈

日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2019年度全省建筑业5强市10强县和30强企。青岛市入选建筑业5强市,排名第二。在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中,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上榜。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排队”上市,目前正在待审状态。近年来,青岛的建筑业市场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助长型”生态圈逐渐形成。在行业“领头羊”的带领下,本地建筑业企业边修“内功”边拓疆,在打通上下产业链条中,不断冲击资本市场,拓展新的“角力场”。

01

边修“内功”边拓疆

进入“十三五”之后,青岛建筑业以转变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围绕“质安提升、诚信兴业、外向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培养企业的品牌意识。

“对于建筑业企业来说,最早比拼的可能就是资质,谁有资质谁就有活干,现在企业之间PK则更加精细化,资质只是个门槛,更多的是我们输出产品的品质,是我们的品牌”。赵文涛目前就职于青岛一家建筑业企业,作为品牌部的一位经理,他告诉记者,对于青岛的建筑企业之间的比拼,更多是输出品牌之间的较量。

而显然,在品牌打造这条路上,建筑业企业需要不断的给自己“镀金”。这个镀金的过程,一方面他们在“做精品”的路上越来越执着。另一方面也开始拓展格局,聚焦相关产业链条,开拓市场,寻求新的“角力场”。

近几年来,青岛本地建筑业市场在竞争剧烈的大背景下,也涌现出一批行业的“领头羊”。以青建集团为例,从形式单一的建筑企业到如今的上市公司,从最初的本地市场到境外扎根,企业奋力拓疆,将“角力场”从单一的PK形式引向更大的资本市场。它的成功转型也拓展了青岛建筑业企业的视野,提升了青岛本地企业的竞争力,让本地的建筑业企业具备了更长远的“战略眼光”。

而在青建之后,更多的企业也被“赋能”成功,加入到资本市场中追风逐浪。记者从青岛市金融办获悉,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年初就已经加入了“排队”上市的队列,作为青岛首家建筑装饰类“拟上市”企业,目前正处在待审状态。继青建集团、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等企业上市之后,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冲击资本市场,书写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02

营造“助长型”生态圈

随着一个个行业领头羊的崛起,青岛建筑业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而这显然都离不开目前正在逐渐形成的“助长型”的生态圈。

前不久青岛发布了建筑业的半年数据中,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02亿元,同比增长5%,增幅比全省高约5.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税收48.63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建筑业发票开票额同比增长15.9%,比全市全行业增幅高12.1个百分点。

而实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而建筑行业产值却逆市上扬。这种“免疫力”的产生实际上离不开逐渐形成的“助长型”生态圈。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利用建筑业保证保险改革(即利用保险替代保证金),累计为建筑业企业盘活沉淀资金17.5亿元,有效减轻了建筑企业资金压力。允许企业暂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已累计为44家企业缓缴1744.2万元保证金。而疫情期间的保证金创新制度,真正让企业在特殊时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此外,为合理分担企业风险,年初青岛还在全省率先明确将疫情防控措施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确定人工费14%的暂定上涨指数。6月底,针对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建筑市场人工价格变化,及时调整建设工程定额人工综合工日单价,合理确定人工费,建筑工程人工单价上涨16%、市政工程人工单价上涨14%,从源头上服务企业应对疫情影响。

而此次系列政策的发布,仅仅是“助力型”环境的一个侧影。近几年来,借助“互联网”的高效快速,很多助力政策定向投放给企业。而这些被“赋能”的企业戮力发展,反哺这个助长型生态圈,引领整个建筑业市场步入良性的循环的生态链。

03

还需踏准“新基建”节拍

不久前,中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所谓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立足于扩大内需,维护国内的产业链安全与供应链安全;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就是要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向着更深、更高层次的开放。二者结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形成相互促进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

当下国内经济的兴奋点,“新基建”是其一,而它的落地与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作为青岛的建筑业来说,能否踏准“新基建”节拍也非常的重要。目前来看,新基建不断赋能传统基建,而疫情的冲击也加速了整个建筑业的转型,建筑业也将面临智能化改造。而在这个改造过程中,作为建设主体的建筑业企业,主动地拥抱好过被动成长。以BIM技术为例,目前很多建筑企业都具备了使用这项技术能力,未来,这也将成为青岛建造的“标配”。与此同时,青岛建筑业企业还在全面尝试装配式建筑、“互联网+安全监管”、建筑工地AI智能识别系统等多种智慧建造模式。

随着城市基建智能化改造精进不休,新动能会源源不断涌现,建筑类企业发展又面临新的契机。一方面对内还需要苦修内功,借力新基建赋能,武装自己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对外还需踏准节拍,积极与助力型生态圈互动,继续提升融资能力,为企业发展“蓄能”。

按照“十三五”规划,青岛2020年青岛建筑业将完成总产值2400亿元,年平均增长10%;实现增加值735.32亿元,年平均增长8%;实缴税金142亿元,年平均增长11%。“十三五”期间,青岛建筑业要基本形成本市和市外市场并重的市场布局,全市建筑业企业在埠外和境外完成的施工产值占建筑业施工总产值的30%左右。争取5家企业上市,扶持2家企业晋升特级资质、25家企业晋升一级资质。将取得对外承包经营权的企业规模发展为30家。

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今年还有四个月就要将这份“考卷”就要上交。究竟完成几何,还需要拭目以待。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青岛的建筑业市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未来几年,青岛本地建筑业企业依旧会面临更激烈的挑战,但是只要踏准时代节拍,相信成绩单一定不会难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