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两会”声音看城市群与都市圈新动向

2021年全国“两会”昨日结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包括成渝双城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像山东半岛城市群等需要“发展壮大”的城市群该如何抓住机遇,融入国家战略?

去年“两会”,时任青岛市长孟凡利提出6个“恳请”,包括将青岛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如今已经逐渐走向现实。

盘点“两会”代表发言,尤其是地方主政者的发言,可以窥探出城市群、都市圈当下最急迫的诉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周边省市融入京津冀

辽宁、山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呼声再起。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长刘宁提议,支持辽宁并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轶提出建议称,支持辽宁西北地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包括将葫芦岛市纳入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朝阳、阜新、葫芦岛三市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群。

住晋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恳请国家支持山西省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立足区位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参与区域分工。

辽宁、山西与京津冀有着地缘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有利于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机遇,有利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开启新的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引领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科技创新的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竞争优势也在于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建议,尽快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更好引领带动数字经济发展;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进一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海洋经济,为我国建设世界海洋强国探索新路。以主阵地作为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当好广东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去年,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成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部分,上升为国家战略。松山湖科学城被定义为东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产业机构升级的龙头以及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将助力东莞从“世界工厂”向“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加速“蝶变”。

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建议将南京都市圈打造为跨行政区都市圈“样板间”,更好发挥助力长三角、辐射中上游、服务中西部的作用,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建议在南京都市圈率先试点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此前,南京与安徽马鞍山携手打造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示范区,为跨省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探路,在交通、产业、规划编制方面全面对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放大同城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瞄准“大虹桥”,提议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上海虹桥为“头雁”,协同苏浙“两翼”,联动安徽形成展翅高飞的“雁阵”。

“大虹桥”从最初的交通枢纽,升级为国际开放枢纽中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目标是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陈靖在“两会”上恳请国家赋予“大虹桥”更大的改革开放自主权,着力在三省一市层面和上海六个区层面高效推动政策措施落实,推进省市之间各具特色的梯次协同发展,携手共筑“彩虹桥”。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将“大虹桥”视为嘉兴建设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主平台”和“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提出借好“大虹桥”东风,建设虹桥—相城苏沪合作商务会展区,大力推动‘沪苏同城化’,主动对接上海,融入上海。

唱好成渝“双城记”

去年,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成渝携手合作,开局顺利,涌现出许多新变化。

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看来,唱好“双城记”,服务新格局是贯穿成都“十四五”发展的头等大事。

范锐平表示,希望国家对构建成渝一体化大市场,建设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给予更多支持。建议进一步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协同带动作用,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范锐平还提出将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覆盖到成都,加大对中欧班列(成渝)“枢纽对枢纽”开行,设立天府国际空港综保区、全货运航空基地公司,助力成渝共同构建开放高效便捷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位于成渝主轴线上的交界处的荣昌是成渝地区的“黄金联结点”、川渝合作的“桥头堡城市”,有“渝西门户”之称。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提出,立足现有出境、出海大通道,加强成渝地区城市通江达海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相互配套、无缝对接的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同时,推广海南岛全域开放模式,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享受自贸区政策,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支持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具体为支持建设大科学装置、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基地、支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持建设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实现科教资源融合、体制机制创新、重大科研产出的一体化。

胶东经济圈何时“破圈”?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战略自去年启动,肩负着探索一体化发展,为山东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的重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提出山东要对标对表先进标杆,“着力认清优势、锻造长板,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争取迎头赶上,切实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好、发展好”。

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黄河流域九省(区)经济出海口,刚刚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开放优势,是“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城市,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理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提出,要联手胶东,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赵豪志认为,青岛具有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基础,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兄弟城市的联动,强化海洋领域创新合作、产业链协作,联手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青岛海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是青岛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的破题之举。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建议支持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纳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上个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复函明确写道:“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带动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国家发改委为都市圈发展点题。这既是南京的战略意义和使命担当,也应该成为其他都市圈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初志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