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互联网金融消费个人信息安全最受关注

“卡还在,钱被盗刷了”“刷卡单随手遗弃,遭遇钱财损失”“为礼品填网络问卷,遭遇电话骚扰”……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其背后多半与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有关。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在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目前,大型互联网平台作为中国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对消费者金融信息的保护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认可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但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急需加强。

调查显示,消费者使用最多的数字金融服务是支付、信用贷款、消费贷款、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等。在维权方面,超过六成的消费者选择向监管机构投诉,选择向企业投诉的占比是23%。

调查还显示,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22%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可以提供充分保护,43%的消费者认为企业能够提供基本保护,近26%的消费者认为企业缺乏基本保护。此外,在是否遇到过“默认勾选”和“强制授权”的调查中,55%的消费者偶尔遇到,23%的消费者经常遇到,没有遇到过的消费者占比是22%。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文章指出,互联网平台在格式条款、信息收集和使用、营销宣传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建议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实现穿透性监管,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树立负责任的金融理念,严格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不得做出劝诱低净值人群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存在严重价值观导向问题的金融营销宣传,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

消费者被过度收集信息而不自知

消费者在手机上注册金融类应用软件时,往往会出现以格式合同形式发布的相关条款及隐私权政策声明,要求用户同意授权。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时间或耐心仔细读过这些内容繁多、专业性很强的“条款”。即便消费者仔细阅读了条款,如果不同意,往往就意味着不能使用该软件。

殊不知,在实际执行中,这类条款往往过度收集了金融消费者的信息。除了一些必要信息之外,不少互联网平台额外收集了金融消费者的身份信息、交易信息、资产负债信息、诉讼信息、履约信息及履约能力判断信息等。

在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相关人士看来,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对信息收集范围掌握绝对“话语权”,收集的“必要信息”范围过宽;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互联网平台收集的信息内容也许并不真“知情”,也并非真“同意”。

也因此今年1月人民银行公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以及不同意采集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等事项。

“精准营销”来自追踪用户“数字足迹”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遭遇,才搜索过某品牌新款小家电,小贷公司的消费贷广告就出现在眼前;刚在朋友圈赞美过一位明星的颜值,医疗美容整形和“美容整容贷”的推荐就翩然而至……

这些“精准营销”的背后,正是一些互联网平台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充分掌握”。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商业利益驱使下,会过分追踪与收集用户“数字足迹”,不当使用数据驱动式营销策略。

在用户诸多“数字足迹”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包括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以构建起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信用”支柱。通过挖掘用户的金融行为,分析用户金融行为特征,大量推送金融营销广告,使“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被一些资信脆弱人群所接受。

当更多的高风险、低净值人群被吸引进入“无抵押消费贷”陷阱时,金融风险也就悄悄开始酝酿。因此,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课题组提醒,要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适度的前提下挖掘信息价值,促进消费升级,而不是薅信息“羊毛”,更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互联网平台借贷忽视“可负担性”

近年来,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

借钱不用在亲朋好友面前“低声下气”,只需在互联网平台上申请贷款,便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诚然,这提高了信贷的“可获得性”,但对于资信脆弱的人群而言,极大的诱惑背后却是容易被忽视的“可负担性”。

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尤其易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产生误导。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网络平台借钱后,给明星打榜、集资、包场、送“粉丝应援礼”,“借贷追星”现象蔓延。盲目借贷、盲目消费终会侵害金融消费者自身权益。

在课题组看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能脱离消费者保护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根基,要督促大型互联网平台树立“负责任金融”理念。同时,课题组建议,依法将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反垄断审查,规范大型互联网平台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等。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