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百年青岛经济变迁│乘风破浪启宏图 结构优化著华章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青岛迎来历史性巨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啤等品牌名企,崛起了东方铁塔、酷特智能、特锐德等行业翘楚,成为让世界目光聚焦的峰会城市……,青岛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历史新台阶,呈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有制结构多元变革、投资结构转换调整、消费结构更新换代的新特征,新经济、新动能助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层级迈进!

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青岛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里经济总量一直排在山东各地市首位,约占全省的1/7左右。

1921-1949年,青岛处于日本和国民党政府的交替严格控制下,全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抑制。新中国成立伊始,青岛GDP为2.87亿元,1987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11.75亿元;1999年破千亿,达到1018.97亿元;2010年迈上5000亿元台阶,达到5350.69亿元;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青岛经济总量先后跨越七千、八千、九千、万亿四个千亿台阶,2017年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达到10136.96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过万亿的城市;2020年实现12400.56亿元,比建国初期增加774.7(按不变价计算,下同)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5.7倍,第二产业增加1704.1倍,第三产业增加2090.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1元/每人增加到2019年的124282元/每人,增加320.9倍,按照2020年世界银行制定的国家与地区收入水平划分标准,青岛已达到高收入的国家水平。建党100年,新中国成立的71年,是青岛经济总量累积抬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历史性飞跃的时期。

二、产业结构:服务业引擎带动,新经济引领转型升级

GDP总量过万亿,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也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和城市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反映。建党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经济体量实现几何式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发生深层次的改变。

从1921年到1949年,青岛属于工业城市,但体系不全,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力低下,商业贸易受战争影响大;从1949年到2020年,青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41.6:38.3:20.1调整为3.4:35.2:61.4;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向新动能换挡转换,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基因孕育成长,成为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促发“青岛制造”加快向“青岛服务”换档升级。

(一)产业结构变化表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

1.1921-1949年:青岛主要工业大都由外国资本控制,民族工业发展缓慢,除纺织工业有一定规模外,食品、造纸、火柴、印刷等行业大都是小型企业。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战乱频繁,农业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由于地处良港,掌握胶济铁路,早期商业活动较为兴盛,后期受国内外战争影响逐渐衰落。

2.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产业基础非常薄弱,技术水平极其落后,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41.6:38.3:20.1。为迅速恢复生产,青岛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大力加强基础工业的战略部署,到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21.4∶52.5∶26.1,第一产业回落20.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4.2和6个百分点。

3.1979-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青岛市率先实施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并不断发展壮大,在GDP中所占份额迅速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占GDP的比重由20.2%提高到25%。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下降至48.1%,降低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升0.6个百分点。

4.1985-1992年:随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青岛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发生新的调整和变化,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5%和13.2%,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3%。从产业比重看,1992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升到34.6%,比1984年占比提高7.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1992年比1984年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9.2个百分点。

5.1993-2007年:国家陆续出台的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落地见效,1996年底基本实现经济“软着陆”。期间,青岛市三次产业增幅有所回落,尤其是第二产业影响显现,比重回落4.1个百分点。自1997年起,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步入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以科技和信息产业为先导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新时代,工业主导型增长格局形成并强化,第二、三产业协同成为支撑青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1997~2007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5.8%和15.0%,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2.5个和5.9个百分点。

6.2008—2015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主旋律,青岛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47.9%,超过第二产业(47.3%)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11年青岛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0.2%,青岛经济由工业经济主导逐步转向服务经济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工业化后期;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55.4%,高于第二产业1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超过50%,达57.5%,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呈现高比重、高贡献率“双高”特征,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7.2016-2020:“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新常态发展阶段,在增速逐步平稳回落的同时,新旧动能逐步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由2015年的356.19亿元、3503.40亿元和4798.98亿元,扩量到2020年的425.41亿元、4361.56亿元和7613.59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7%、5.2%和7.6%,第三产业总量最大、增速最快;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4.1:40.5:55.4调整为2020年的3.4:35.2:61.4,第一产业回落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回落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2015年的1.8%、40.7%和57.5%,发展为2020年的2.5%、31.8%和65.7%。第三产业占比、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稳定器 ”“定盘星”作用凸显。

(二)新经济培育成长,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党100年来,尤其是建国以来,青岛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系列改革政策落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进入换档降速“新常态”之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高新技术等经济增长新动能加速形成,成为青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引擎动力。2020年,青岛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近三分之一,占GDP比重32.6%,实现增加值4041.13亿元,居全省首位。

1.新产业创新驱动,带动工业转型升级。1921-1949年,主要工业大都由外国资本控制,民族工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工业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八十年代的纺织,九十年代的家电电子,成为青岛工业的名牌;当前,青岛正加快以“互联网+”引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度应用,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力量。

“十三五”以来,世界经济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全市工业步入了转型升级发展的快车道。“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944.8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268.38亿元,年均增长4.4%,实现稳速发展;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6.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3.7%;汽车、家电、轨道交通、机械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崛起,2020年规上工业中的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3.1%、10.0%、8.9%、8.0%、6.0%,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明显提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5年的41.0%提高至61.8%。

2.新服务异军突起,成为第三产业新增长极。1921-1949年,由于青岛被辟为商埠,早期商业活动较为兴盛,后期受国内外战争影响逐渐衰落。改革开放以前,青岛相对注重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对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所谓“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不甚重视,制约了服务业领域的发展,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6.1%。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在青岛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基础行业显著增强,瓶颈制约得到较大改善,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稳定发展,新兴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八十年代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7%,九十年代提速到14.7%,从1997年起,连续十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1978年-2015年,第三产业比例结构由26.1%调整为55.4%,第三产业比重提升29.3个百分点。

“十三五”以来,随着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网络经济、枢纽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竞相崛起,商务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不断发展,激发服务业发展能级逐步提升。2019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1%,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5%;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和3.4%,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46.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规上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2.2%,检验检测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5.3%,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8.6%,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5.5%,成为提升服务业层级的新动能。

三、需求结构: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投资驱动作用明显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建党100年来,尤其是建国以来,青岛经济飞速发展,GDP需求结构兼顾供给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总量、速度和比例关系均发生较大变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一)需求总量不断扩容,经济增长以内需为主

建国初期,居民消费受限,投资资金匮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一般消费拉动。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需求逐步扩大,1978年最终消费为17.5亿元,资本形成总额9.3亿元,净流出11.6亿元,到2019年分别达到4764.07亿元、6723.59亿元和253.65亿元。三大需求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0.6%、57.3%和2.2%,青岛市经济增长以内需为主,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是GDP增长主驱动力。

(二)投资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动力转向投资需求主导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青岛市投资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呈现投资率逐步上升、消费率相应下降的态势。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升降主要受宏观调控政策及其他经济因素影响,具有较明显的两段式特征。

1.消费主导型

建国初期,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加上产品供应不足,消费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物资和资金匮乏,有限的投资仅限于重点工程和重工业;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随着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的逐步深入、展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普遍把大幅度增加的收入用于即期消费。这期间,消费率由1978年的45.5%上升到1988年的52.5%,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高出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近9个百分点,占据主导地位。

2.投资主导型

1992-1995年,全国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青岛市经济增长动力出现变化,步入以固定资产投资为先导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投资需求年均增长18.1%,比消费需求增幅高6.2个百分点,投资率由1991年的42.3%提升到1995年的46.4%,提高4.1个百分点,消费率相应下降5.7个百分点,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996-2001年,针对前期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中央采取以压缩投资和控制信贷投放为主的调控措施,投资率有所回落,消费需求相对平稳,投资率和消费率基本稳定在42%和45%左右,经济发展一度呈现为投资、消费需求同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2002-2007年,青岛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随着多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累积效应的释放,固定资产投资步入年均增长20%以上的结构调整轨道,投资率迅速回升,达到47.3%,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008—2019年,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持续显效,投资率不断走高,2014年达到62%,比2008年提升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一方面国家更加注重有效投资质量,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消费在经济持续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15年投资率为61.9%,2019年投资率为57.3%,回落4.6个百分点;2015年消费率为36.2%,2019年消费率为40.6%,提升4.4个百分点,青岛经济发展消费作用逐步增强,但仍保持投资驱动的主撑格局。

(三)投资结构优化调整,释放转型提质发展新动能

建党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规模不断扩量,青岛市委、市政府连续推出“双招双引”“双月奋战”“千企大招商”和“重大项目推进行动”等等活动,聚焦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领域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方位落实“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投资蓄积发展潜力,新服务投资持续加力,发挥了投资在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惠民生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1978年的3.6:55.1:41.3调整为2020年的1:21.9:77.1,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35.8个百分点,一、二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下降2.6和33.2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投资产业结构同步表现为逐步向服务业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23.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5.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4.4%,增速高于“十三五”时期全市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7.8%;金融业投资年均增长20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2%;教育投资年均增长36.5%。2020年,新能源新材料占投资总量的11.8%,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占3.7%,现代物流投资占18%;现代海洋投资占25.2%,精品旅游投资占15.6%,高端装备投资占9.7%,释放出转型提质发展的积极信号。

(四)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消费结构发生质的飞跃

建党100年来,居民消费开始萌芽。建国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型到今天的文化精神享受型,从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的消费到电视、冰箱、洗衣机的消费,演变升级为对手机、电脑、信息网络等互联网产品的青睐,并快步向家用汽车、住房、文化娱乐健身等更高层级的消费需求迈进,消费结构和消费热点发生质的提升和转变。

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主要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温饱是头等大事。1978年,青岛民消费水平仅为234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高达6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极大释放,消费结构单一、供给总量不足的桎梏被彻底打破,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青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为13488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37.4%和37.7%。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面迈向小康社会。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同比增长3.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294元,同比增长2.7%,恩格尔系数为28.1%。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四、所有制结构:公有、民营经济平分秋色,民资活力增强

1921-1949年,全市经济大都由外国资本控制,民族经济发展缓慢。建国初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在“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原则指导下,公有制经济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为零,所有制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引导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共赢,缔造和推进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青岛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同样离不开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变革,特别是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锻造城市综合实力的生力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公有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结构继续优化

改革开放伊始,青岛市工业企业768家,工业总产值49.3亿元,为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随着“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两个毫不动摇”的提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驶入共同发展的轨道。公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0%左右,其中国有经济占比30%以上。公有经济在电力、水、石油等具有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金融、通信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并且发挥了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融合互动的协调发展局面,彰显了在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和跨越式发展中的主导功能。

(二)民营经济快速崛起,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基因

1978年之前,青岛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外资和民营经济类型还是空白;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规模、速度、结构和地位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跃,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迈上新台阶,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之后,民营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2020年,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达176.4万户,同比增长16.7%,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1%;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3.0%,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57.5%,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15.8%,成为带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4%[1]。民营经济经营范围也由原来主要从事贸易餐饮业、运输业、居民服务业逐步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6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成为占据民营经济主导地位的行业。2020年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3.5%,第三产业占比较全市占比水平高2.1个百分点,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民营经济产业格局特征更加明显,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三)外资经济活跃,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青岛作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东部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转换成强大的发展动能,有力地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利用外资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和建设国际化城市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纷纷进驻青岛,外资经济逐渐活跃,成为支撑青岛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动力。“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启动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外贸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实际外资利用额连上4个10亿“大台阶”,2015年利用外资规模占全省比重41%。

“十三五”期间,我市利用外资稳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梯队。2020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05.9亿元人民币(折合58.5亿美元)、增长1.1%。五年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23亿美元,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300亿美元的目标。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外资项目87个,一汽大众发动机、空客直升机、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园、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意才财富管理、地铁融资租赁等项目相继落户,涉及飞机制造,整车制造、轨道交通、清洁能源、金融、商业等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我市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能力,青岛企业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超过20亿美元。一个“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项目质量逐步提高、结构日趋优化的良性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青岛正在快步迈向国际大都市行列,以更开放的地缘优势吸引更多海内外投资青睐这片热土!(特约撰稿 陈旭亮 刘斌 青岛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

[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初步数据,未经省局正式反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