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上市公司“冰火两重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结束了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经济正增长。企业是经济的最小单位,经济数据的负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上市公司的一季度财报中。4月30日是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报告披露截止日,在3919家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公司有2582家,占比66%。统计数据显示,已发布一季报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约10.6万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8%,合计实现净利润8225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4%。

部分行业“开门红”

2020年的第一季度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整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速不容乐观,不少行业受到了影响,净利润预计将出现大幅下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汽车上下游产业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缩水,相关上市公司的一季度营收甚至下滑了80%以上。然而,在一片哀声中,仍有部分企业扛住了下行压力,迎来业绩“开门红”。青岛的两家本土上市公司海尔生物和国恩股份就在这份名单中。

海尔生物在一季报中表示,抗击疫情直接相关的生物安全柜、超低温等产品,来自医院、疾控中心等用户的需求增长较快,其中生物安全柜产品增长尤其显著,收入同比增长127%。疫情期间,国恩股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口罩用熔喷聚丙烯专用料的量产,目前国内熔喷专用料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疫情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产生影响的同时,部分行业特别是线上行业迎来了业务爆发,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上会议、远程诊疗等信息需求大幅增加,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服务也出现了较快增长。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规模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中,就有两家属于此类行业,其中昆仑万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33.9%。游族网络一季度主营业务增长强劲,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4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10.14%。

综合来看,一季度业绩仍然保持正增长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是产业链上游的公司,需求减弱传导到上游有时滞,比如典型的消费电子。二是受益于疫情的公司,比如典型的游戏、计算机、医药和必选消费的部分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档口,新基建概念股也迎来了一次新机遇。与新基建相关的两家上市青企汇金通和东方铁塔一季度的表现非常抢眼。从报表来看,两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都在一季度实现了同比增长超100%。

除此之外,银行业也是在疫情影响下逆势上涨的一个版块,翻开36家上市银行一季报,其中国有34家银行的营收出现同比上升,其中22家银行营收呈现两位数增长,最早公布一季报的平安银行,其净利润为85.48亿元,环比幅增达86.88%。

银行业绩异于平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情影响下,各地企业的资金贷款需求反而增大,促进了中小银行营收和资产业务快速增长,加上央行的政策性低息贷款和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监管导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利差和利润。

同国内银行业整体表现一致,青岛的两家法人银行一季度数据亮眼。青岛银行以37.60%的营收增速位列上市银行第一位,青农商行则以33.33%的营收增速位列第三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信贷规模和息差双双回升,推动了银行业绩的上升。

“最惨财报季”已到来

在部分上市公司逆势增长的同时,也有大量企业没能摆脱疫情的拖累。4月29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双双发布一季报。报告显示,“两桶油”五大业务板块中,炼油、化工、销售和天然气业务全线亏损,这似乎是“两桶油”有史以来的最惨财报季,受国际油价暴跌的影响,“两桶油”总共亏损超过360亿元。

事实上,这只是上市公司受冲击的一角。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影视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一个严酷的寒冬。4月14日,万达电影、金逸影视两家电影院线公司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不出预料均宣告巨额亏损。因为身处下游产业链,院线公司业绩情况一贯与电影市场总量有很高的同步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万达与金逸的巨额亏损意味着其他电影产业链相关的公司同样不好过。

院线上市公司的亏损业绩预告和逐渐出现的影院倒闭潮传递出的悲凉情绪,是整个电影行业2020年受疫情影响惨淡现状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季度业绩中还包含了疫情之前元旦档期的不少收入,考虑收入确认的时间窗口,复工无望的影视公司在第二季度很可能交出一份更加惨淡的业绩。

相比于电影行业,航空业收到的冲击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4月29日,多家航空公司一季报出炉,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出现罕见的行业性亏损,三大航空公司营收同比均下降近50%,接近腰斩,净利润亏损更是同比大幅下挫近300%,创下历史最低水平。

如此种种似乎都在印证人们此前的预测:对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最惨财报季已经到来。

中国经济的“韧性”

纵观2020年第一季度,上证综指下跌9.53%,深证成指下跌3.89%,中小板指下跌1.01%,创业板指上涨4.56%。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但从3月开始,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加快。

因此,不少专家认为,应理性看待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滑坡,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叠加一系列促进消费的举措,第二季度的总体情况会比第一季度好,不能凭借一季报表现进行简单判断。

“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比预想要好。”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其中,一二月份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大。但3月份,降幅出现明显好转,经济出现快速复苏的积极趋势,中国经济所体现出的“韧性”可见一斑。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加大,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有提振作用。一方面,融资环境改善将缓解资金压力。一季度数据显示,相关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整体大幅增加,政策效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初步显现。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相关减负政策将增加企业盈利空间。今年一季度新增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出台精简审批程序、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等惠企政策,营商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受影响严重的行业正加快恢复,出现大范围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极小。不仅如此,基建投资发力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这不仅可以实现稳投资、稳增长,更重要的是调结构、促创新,拓宽新动能的发展空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消费出现恢复性反弹,甚至可能出现爆发式反弹。另外,投资的增长和一些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都会带动我们经济快速回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